新監管風暴的啓思  (3) ---2021年8月26日

Posted by hksfe_admin 2021/08/26 0 Comment(s) 業界關注,

 

新監管風暴的啓思  (3)

內地政府一直強調「房住不炒」以防房價上升而影響民生,近年提出的去金融槓桿,其目的是避免金融市場過份炒賣而出現金融危機。去年11月內地監管當局在螞蟻金服上市前夕,突然叫停螞蟻金服上市,整頓金融行業的監管風暴開始席捲全國,至今仍未見停歇,甚至越演越烈,所涉及的企業和行業範圍之廣泛,可算是近年鮮見。內地政府叫停螞蟻金服上市、阿里巴巴被重罰、滴滴數據安全問題被查,反壟斷之聲更趨激烈。隨後又頒布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整頓措施,進入8月,官媒更頻頻發聲,直接點名批判騰訊(00700)、網易(09999)兩大遊戲巨頭,指稱遊戲產品已成為中國青少年的「精神鴉片」,又指電子煙的管理鬆散、家長濫用生長激素給孩子增高、網絡視頻平台的「流量造星」,出現一批低質、低俗、低智直播帳號。又痛斥半導體行業「哄抬物價」借勢炒作晶片股,連醫葯醫療、白酒、啤酒行業都被查詢,大企業的管理層,一時間也未必能適應這些新的規定。各行各業的投資者都變成了驚弓之鳥,加強監管自然對企業的盈利有直接的影響,最敏感的當然是資金市場,中港股市自然齊齊急速下跌,上證指數跌穿3,400水平,恆生指數跌近24,500水平,內地政府的舉措,令內外資金撤離市場已是無可避免的。據外電報導有科技女股神之稱,ARK基金創辦人伍德,因中國監管整頓與科技創新戰略不符,已悉數沽清中國的股票;曾是中國資產「大好友」的澳洲著名投資公司Munro Partners表示已沽清中國資產;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宣布雖然中國仍是科技與人工智能創新中心,鑑於近期中國政府對科技行業的監管舉措,該公司將暫緩在華的新投資,有消息指貝萊德、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銀行等等投資銀行也在減持中國的股票,但言猶在耳,又有外媒報導伍德因京東集團次季業績理想而重新買入京東美國預託證券,即令京東系股票急升,資本家作風只是偏重賺錢機會和利益吧!中國近期監管的手法強硬,引起經濟分析家認為因中國和歐美的角力,有機會逼令中國重回封閉僵化的計劃經濟老路。不過,有另一方面的解讀,則認為這正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未來新經濟模式的新思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817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所發表的重要講話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關係發展和安全,要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這段講話表明在市場經濟下,中國仍會採用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路線,不容許資本無序的擴張,尤其在涉及國家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領域,任何市場亂象都是政府無法容忍的。因此近期<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這八個字已成內地官場、企業和社會的主要論點,也是內地政府的主要目標,至於是次會議上講話的具體內容和含意,有機會再詳談。在中美角力加劇之時,全球疫情出現反彈,世界經濟前景不明朗之際,西方國家對中國政府突然出重手監管多種產業的行動應感到錯愕,這更突顯出雙方制度和意識形態的不同,因此對管治國家,經濟、民生、社會等等問題都有不同的處理手法。就以近期控制疫情為例,中西方的觀念,手法和措施都存在極大的差異,歐美多國在疫情爆發初期,都以「佛系」的心態來應對,後期因確診人數不斷上升,才推出較嚴厲的防疫措施,當開始有疫苗接種的時候,政府和民眾對防疫的態度又開始鬆懈,為了挽救國家經濟,更希望解封城市回復一切經濟活動,可惜突然其來的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傳播率更快更速,只能把解封的政策左改右改,更在媒體上放出與病毒共存的理論攻勢,好讓群眾日後較容易接受與病毒共存的應對方法。當與病毒共存的方法未如理想時,有部分國家又再次採用封城措施,強制戴口罩,立法打針等手段,這種做法是否太遲也不必爭論,只是已引起群眾不滿,甚至組織遊行示威抗議,雖然社會出現亂狀,經濟前景呈現不明朗。但股票市場在政府政策和言論的吹捧下,資金仍是樂意追捧股市,這完全就是資本市場的資金動力。相反內地控制疫情一直採用較為嚴謹的手法,因此雖然內地有14億人口,但確診人數相對其他國家真有天淵之別。為什麼呢?還是留待大家細想吧!當然會有人質疑內地確診人數報細數,或揑指內地政府嚴控或封鎖報導疫情實況,甚至製造虛假的社會平穩現象,但在現時互聯網和資訊這麼發達的年代,尤其有西方媒體的助力,只怕中國內地所發生的事只會「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吧!」至於為何面對疫情,各國都會有不同的措施呢?筆者並非是哲學家或政治學者,只知道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管治手法,必定打著自由民主的口號,背後其實卻是以資本(經濟或財團)為先,由資本操控社會形態。反之中國內地所走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內地近期推出多項對企業的監控和監管措施,就是不容許資本無序地擴張而影響民生,習主席曾指出:「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和「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因此不難看到中國內地對控制資本操作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手法完全不同,而今次內地政府已開口說明以人民民生為重,這做成資本市場突變而令大部分股票的股價紛紛急跌,這便是內地政策市的一貫的特色了。

後記:由於香港的特殊環境,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制度,「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沒有一國便沒有兩制,雖然香港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但在「一國」下仍要遵守中國的憲法,沒有「一國」,「兩制」便不存在,只是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下如何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那就真要考考特區領導人的智慧了。至於在回歸後的20多年,特區領導人成績如何?自有公論,只是 香港這20多年的資本主義制度,令納米樓和劏房成為住房的新趨向,甚至是低下階層的主流住房,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這種現象,總不能說政府政策沒有失誤吧!如以行業來說,單以證券業為例,自港交所(00388)上市後,企業策略以公司盈利為主,缺乏社會責任,沒有共富理念,作風有如外判商,只求自己暴利,還口口聲聲說:「餅大了,大家都可以得益」。在香港本土業界的反對聲音下,強行「撤銷最低佣金制」,對單靠佣金收入的中小型證券公司和從業員進行掠奪,政府更助紂為虐,實行「一業兩管」,打壓中小型證券公司和從業員的生存空間。除了掠奪本土業界,連投資者也不放過,推出備兌認股證屠殺散戶,而縱容銀行推銷雷曼迷債、累計期權(accumulator)(I KILL YOU LATER)、原油寶、等等衍生產品,最終令投資者損失慘重,這又屬誰之過?近年更以「大勢所趨」,特意修改制度以吸引同股不同權,無盈利生物科技企業和市值龐大的新經濟股來港上市,無疑港交所和保薦人以及承銷上市的投資銀行賺到盤滿砵滿,政府又可從中得益,只是大部份得益者都是大財團,而對接捧的投資者來說,今次似乎又中伏了,只能再次說投資者的損失又是「大勢所趨」吧!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

副 會 長 梁 崇 讓

2021826

http://www.hksf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