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無絕對,各有其所需!---2020年11月19日

Posted by hksfe_admin 2020/11/19 0 Comment(s) 業界關注,

 

世情無絕對,各有其所需!

上週環球股市呈現急劇波動,市場資金突然由新經濟股轉投向傳統企業股,令新經濟股出現大幅度回調,而傳統股卻節節上升,這種資金流向的轉變會否令新經濟股的強勢稍為冷卻?還有待觀察。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雖然已取得選舉人票超過270張,但仍未被正式宣布為下任美國總統。而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出手打壓中資企業,再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資金投資31間中資企業,其中包括多間中資電訊科技、航天、造船和建設建築類公司,該等公司有29間在香港上市,令這些板塊的股票格價即時下跌。雖然現時股票市場資金仍然充裕,但投資者和分析員卻不是全面看好股市,更有人認為還是危機處處,對外則擔心特朗普的突然封殺,在內則面對收緊合規和風險控制,令企業營運成本大增。雖然美國對中國經濟繼續封殺,但卻未能帶起別國跟隨,日前中國剛與東盟10國及日本、澳洲、新西蘭和南韓落實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組成全球最大規模的自貿區,涵蓋全球半數人口,這證明美國發起圍堵中國的政策,並非一面倒受到其盟友全面支持。反觀歐盟對美國科技龍頭公司的壟斷行為不斷施壓,這顯示了現時的國際形勢,已不是一切由美國說了算,而以目前全球的主要形勢來看,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仍是主流的,因這有助提高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美國優先政策和單邊主義會否因總統換屆而有所改變,將成為明年全球關注的熱門話題了。

近期全球的科技股大上大落,上週港股的成交量明顯地增加,究竟這是反覆整固再度向上破頂,還是在此水平派貨回落?真要考考投資者和評股人的智慧了。至於螞蟻集團(06688)煞停上市的事件仍餘波未了,市傳版本甚多,更有涉及國家領導人層面,筆者於上週已有所提及,在此也不贅了,只怕多講多誤,以訛傳訛,實非筆者之風。由於內地和西歐以及香港的政治和金融體制不同,所採取的態度和政策也有所不同,從控制新冠疫情的思維和手法上已明顯分別,各自突顯了大家對自由,生命,社會責任,道德,公德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看法,單從戴口罩和禁足令等公共政策顯示了民族文化上的差異。回說資本市場,內地政府雖然放口聲聲說加快開放步伐,但始終仍是步步為營,以控制金融風險為首位,否則1997-1998年的亞州金融風暴,2008-2009年的金融海嘯也未必能安然渡過。多年以來,國內外有很多篇文章,提及內地隨時可能爆發債務危機,其實債務危機也不是中國獨有,會否爆破那真要看當地的經濟實力和政府的管治能力。自疫情爆發以來,國內經濟雖然也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時至今日,在控制疫情方面似乎遠比西歐和美國理想,經濟也開始恢復增長,如論及債務危機爆破,西歐和美國的可能性應比內地更大。此外,在資本市場風險控制方面,內地政府出手比西歐政府更快更狠,2015年的去槓桿可見一斑,而今次內地有關當局突然煞停螞蟻集團掛牌必有其原因,大家也無須多加揣測,相信主要是為了控制金融風險,中國在金融風險方面的控制,似乎一直較歐美更為嚴謹。所以坊間也有人笑說:中國首富也不會被給額外的面子,也不存在企業大了便可以肆無忌憚,如做出有違國策和危及國家以及社會安全的行為,一樣會受到遏止的!大家認為中央政府這種做法合理和正面的嗎?

有報導指疫情後,大型科技公司壟斷市場的情況更為嚴重,新一期的福布斯調查結果顯示,科技富豪的身家在今年暴升,但市面上中小企和市民卻叫苦連天,失業減薪之聲不絕!香港方面,更有基層市民連吃飯交租也成問題。特區政府一直希望能與大陸早日通關攪活香港經濟,但通關問題遲遲未能解決,短期內要振興香港經濟似乎看來並不容易。在歐美,阿馬遜,微軟,面書等科技巨企可算控制了網絡和社交平台,甚至可滲透入各行各業的生意上,這已令中小企業更加難以生存,甚至已成為巨企的附庸企業,也因為如此,歐盟不得不對該等巨企進行壟斷調查。在內地,兩大巨頭阿里(09988)和騰訊(00700)同出一轍,早已伸手涉及各行各業,更經營與銀行金融相關的業務,凡銀行業務必牽連金融體系和高度風險,這觸及內地政府的神經,加上如社會事務漸漸受兩大私人上市企業所操控,對國家和民生未必是好事,也有違公平競爭的原則,同時會增加經濟上和社會民眾情緒上的風險。中國政府相對西歐國家的資本家和政治家為提高自身民望和利益,只求國家放水挽救經濟,漠視泡沫越吹越大的風險,動機和所採取的手法截然不同,這也是中國有別於他國的國情,作為中國國民和投資者,總要多加了解,理解和適應中國國情吧!總不能硬認為歐美的事物永遠都是對的。

後記:螞蟻集團未能於今年內掛牌,本港今年全球集資總額排名料會跌至第三位。內地金融制度逐漸開放和改變,將令更多企業可在內地上市和吸引更多資金到內地投資,相信香港日後想重奪上市集資額冠軍已不容易了。日前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在網誌表示將拓寬滬深港通的投資範圍和進一步改善港交所的上市制度,料滬深港投資標的擴容主要是針對衍生產品和債券通,而改善上市制度則包括推出企業版同股不同權和縮短企業掛牌時間以及證券無紙化以增強競爭力,吸納更多未有盈利的新經濟股,目前境況對於只求追逐盈利的上市企業港交所來說自然理據十足,只是日後這類新經濟上市企業的前景或業績無以為繼,股價下挫,不知有關當局會否如對待現時的中小上市公司一樣,一視同仁!勒令停牌或退市呢?那些追捧這類股份的資金又會怎樣呢?至於責任方面,不會又是向中介持牌法團或持牌人開刀吧!不過無論甚樣,港交所已袋袋平安了。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

副 會 長 梁 崇 讓

20201119

http://www.hksf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