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與不作為1---2020年12月3日

Posted by hksfe_admin 2020/12/03 0 Comment(s) 業界關注,

作為與不作為1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多個公開場合或圓桌會議中強調「一帶一路」及大灣區建設是中國發展的長久國策,這正是配合近期常提及的外循環和內循環經濟策略。香港既然被稱為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中國唯一存有「一國兩制」並同時擁有資本主義制度下又具備國際化以及健全金融體系的城市,更是中國大灣區內「9 +2」的其中一個完全對外開放的都會,因此可算是有絕對優勢成為中國內地的國際融資的橋頭堡以及吸引外資進入內地的資產管理中心。

不過雖然香港具備多項條件和得到國家支持的優勢,但若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人在這各種優勢下仍不懂得把握配合,還是繼續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政策又進退失據,相對國內其他城市的發展便顯得相形見絀,更成為了香港的照妖鏡。列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香港早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在旅遊、貿易、零售、消費等層面早已有所卓越的發展,但目前其支付系統則仍遠遠落後於內地,彷如龜兔賽跑,驕者必敗。多年前,香港人已可用信用卡和八達通作為消費和交通的支付,大部份香港人都引以為傲和感到方便,那時返回內地消費則一定要以現金方式支付,令消費者覺得佷不方便。加上內地的紙幣很多都霉霉舊舊的,總令人感覺不甚衛生,那時讓人覺得內地落後多了,但今天手機支付已成為內地普羅市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記得多年前筆者在<行內行外>文章已提及,本人在內地「街邊檔」一圓幾分的消費也要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來付款,今日大部分內地人上街再也不攜帶現金,香港在這方面似乎仍未能跟得上,這種支付模式已不是新鮮事物,只是在內地發展迅速。另外網購市場也成為購物的主流,在這次新冠疫情期間,大家如用手機支付和網上購物,更可以大大降低病毒的傳播率,可是這種先進的交易模式,卻遲遲未能在香港普及使用。再說內地的股票市場早已實行無紙化,消費市場也進入無銀紙化,至於香港的情況就不用再說了。究竟這是由於有部分人士抗拒用內地企業的支付系統進行杯葛的結果,還是因為與信用卡和八達公司有重大的利益衝突?還是香港特區政府和有企業對這種新支付模式跟不上或認為不值得推廣呢?舉一反三,無論以上任何原因都是造成了現時香港支付系統發展的死結。目前香港出現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除了中國外,歐美和亞洲其他國家也未能完全控制疫情,其原因何在?相信大家也略知一二。如香港特區政府仍不強制實行全民檢測和推行健康碼,相信香港的疫情只會和其他國家或城市一樣,在有效疫苗未能廣泛運用前也是無法控制的,爆完再爆,第五波第六波當會陸續有來,經濟要持續發展?就業市場要好轉?民生要得到改善?似乎不容易啊!至於金融業,兩地無法通關,無論資金和人才減少了親身見面交流機會,也是不利整體發展的。

回說內地,已有個別地區積極發展智慧城市了,這是提高民眾生活水平的趨向,香港作為已發展的城市,人均GDP遠比中國高,但生活科技的發展停滯不前,無論有關當局作為還是不作為也是蹉跎歲月。香港和澳門同是中國「一國兩制」下的城市,無論發展優勢、地域優勢、基礎和財富優勢,香港應是佔盡優勢,可惜近年香港的發展可算是有走三步退兩步的感覺,更有被澳門迎頭趕上之勢。從23條立法,實施國安法遏止黑暴和疫情控制等等的手法和結果都給澳門比下去,原因何在?有分析家認為只因港府一直採取積極不干預政策,不干預即不作為,真是這樣嗎?其實特區政府為了抗疫也做了不少工作和方法,但結果仍是徒勞無功,政府花了大量金錢,只是在數據上看,疫情控制和保就業方面都可算是失敗,現時香港更出現第四波疫情,有關當局的作為跟不作為有什麼分別呢?(待續)

後記:上周五港交所刊發有關主板盈利規定的諮詢文件,內容提及將調高主板盈利規定的建議,將主板的盈利規定增加,同時嚴重批評近期新股上市後遭洗倉的亂象,指出部分新股個案發現疑似向投資者提供大幅折扣認購和製做俗稱「人頭股東」的行為,甚至涉嫌造市及內幕交易和啤殼等行徑,這明顯違反上市規則。據聞證監會已介入調查,調查未有結論前,筆者也不便太多猜測,只想指出有關當局的金融政策令業界人士無法利用行業正常的渠道上獲得合理的收入,市傳現時持牌負責人員的收入和就業機會連保安也不如,部分人士為求生存只好另尋他法,甚至挺而走險,利用灰色地帶經營高風險和走鋼線業務,這種做法有人解說是逼上梁山,是耶非耶?筆者也感無奈,因果關係,只是有關當局真的是責無旁貸嗎?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

副 會 長 梁 崇 讓

2020123

http://www.hksf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