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被壟斷與民生有直接關係嗎?--- 2021年1月7日

Posted by hksfe_admin 2021/01/07 0 Comment(s) 業界關注,

市場被壟斷與民生有直接關係嗎?

螞蟻集團掛牌在上市前一刻被煞停,早前坊間謠傳甚多,較為合理的解說當然是從中央有關當局口中提及金融風險管理的問題,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金融管理部門,與阿里巴巴約談有關金融業務風險的規範問題,近日更傳出除了金融風險外,內地政府同時關注科技巨頭壟斷的議題。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更宣佈,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9988)實施的涉嫌壟斷行為進行立案調查,據悉有關當局正調查阿里巴巴集團實施「二選一」等壟斷行為。人行副行長潘功勝代表參與約談的部門向傳媒透露,監管部門指螞蟻集團有4個經營問題包括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藐視監管合規要求、以市場優勢排斥同業、損害消費者權益;並向螞蟻提出5大整改要求,包括提升交易透明度、合法合規經營個人徵信業務、確保資本充足、完善公司治理、合規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等。中國銀保監會更曾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存款市場若干問題的通知>,更指出銀行不得與第三方互聯網平台合作吸納存款,逼令支付寶、騰訊(00700)理財通,京東(09618)金融等聯網平台紛紛下架有關的互聯網存款產品,阿里巴巴真是屋漏逢夜雨,除了憂慮美國施行的制裁,現又面臨中央有關當局的調查,真是腹背受敵,四面楚歌,股價自然大幅受挫。內地官方報刊《人民日報》發文對該調查表示支持,更說明這是國家在互聯網領域加強反壟斷監管的一項重要舉措,並表示支持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同時要依法規範發展,有利於規範行業秩序、促進平台經濟長遠健康發展,這證明此舉背後得到了領導人的允許和力挺。中國銀保監會近日更表示:「所有金融活動必須依法全面納入監管,破除壟斷,對金融科技監管,必須不斷適應金融數碼化的發展趨勢,增強監管措施的針對性,嚴厲打擊「偽創新」及「亂創新」等等。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前提下進行,因金融創新業務沒有現成法律法規和風險監管經驗可借鑑,當局將不斷適應金融數碼化轉型的發展趨勢,增強監管措施的適用性,對於金融科技發展,將以既鼓勵創新又堅守風險底線的態度,保持創新與監管的動態平衡。在近這十多年,中國孕育了一批強大的互聯網巨頭和獨角獸,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滴滴、美團(03690)、京東和拼多多等等,這些公司一直被譽為中國科技技術進步的象徵,可是由於某些企業的發展迅速和壯大,加上併購和入股,令市場的運作模式出現壟斷性和假競爭的商業環境,隨時直接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質素和環境,去年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突然被煞停上市引來多方面的揣測,至今其被煞停原因也越來越清楚了,也說明了內地領導人重視人民生活質素多於大企業的經濟利益。其實於去年11月,市場監管機構就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公開徵求意見的時候已露端倪,只是疫情下新經濟股炒賣熾熱而被投資者和企業忽略了,如今中央政府真正出手,這意味著互聯網平台公司將面臨更多審查和改革,那麼下一個將會是誰呢?相信整個中國的互聯網平台便要重新估值了,股價必然受到一些影響。其實除了中國、美國和歐盟也正計劃遏制谷歌(Google)和面書(Facebook)等西方互聯網巨頭的勢力,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曾下令Facebook以及旗下的WhatsAppGoogle旗下的YouTube、中國科企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擁有Prime串流電視服務的亞馬遜(Amazon)、TwitterRedditSnapDiscord等發布命令,要求他們提供資料解釋公司如何使用收集得來的用戶個人資料和公司如何向用戶展示廣告,以及用戶參與度及相關做法如何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等等,現時已超過10個州份向科技巨擘Google提出反壟斷訴訟,指控Google違反反壟斷法,涉濫用市場地位妨礙對手競爭,對消費者造成損害。現時互聯網世界的壟斷行為並非單發生在於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併購掠奪同業或非同業所做成市場供應和價格操控者的霸佔市場現象,其實國與國之間出現的壟斷行為同樣明顯,美國正是貨幣匯率和息率的操控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全球貿易多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它的升跌直接影響各國的貿易盈餘或赤字,商品價格的升跌,經濟出現通漲還是通縮,市民的生活指數升降等等,也正因如此,多年來美國可算是全球經濟的壟斷操控者,特朗普一句美國優先政策便引發全球貿易戰,美國聯儲局加息或減息都引起他國的貨幣出現波動,甚至經濟的盛衰起落,以致執政者政權的穩定性。歐洲國家成立歐羅的目的是為了挑戰美元的地位,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和其壟斷性,這是否成功還是由經濟學者評論吧!至於由東南亞多個國家聯盟剛簽定的RCEP協定會否引致日後成立亞元以減少美元的壟斷?木宰羊了。美國除了掌控全球經濟和壟斷科技領域外,金融業也是美國獨霸天下,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銀美林、摩根大通等等都是美資投行,他們可算是控制了全球的企業上市保薦人和融資市場,就以香港為例,所有大型IPO或集資配售,美資投行都有直接參與或是牽頭人,手執本港融資市場牛耳,可見在資本市場同是舉足輕重,以上種種狀況是否也屬壟斷行為呢?又是見仁見智了!只是出現壟斷行為又如何,特區政府有能力和有承擔去改變嗎?

後記:中央這次突然出手整頓阿里巴巴和旗下的螞蟻集團並非壞事,這證明國家領導人一直關注企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素的直接關係。人行副行長潘功勝說:「金融管理部門將一如既往鼓勵、支持金融科技企業在遵從監管前提下守正創新,成為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力量,而往後對金融科技的監管政策取向,乃堅決打破壟斷、糾正、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容忍任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增強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在全球的核心競爭力。」有評論員認為內地增強監管金融行業來說不是「嚴寒冬天」,反而是「春暖花開」更好更健康發展的新起點,目的除為了在中美鬥法和開放市場的過程中防範金融風險,以免再次發生97-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的科網股爆破和2007-2008年的金融海嘯等危機外,也為避免人民的民生受個別企業全面控制。至於香港金融業,自特區政府實施「一業兩管」和「撤銷最低佣金制」後出現了不公平和惡性競爭,至今有關當局仍對我們行業漠不關心,業界人士皆感嘆無奈,這次中央出手打擊壟斷行為是否也對香港特區政府的一種警示?闡明作為負責任的政府,不應偏重「大到不能倒」的企業而忽略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和生存空間,並要顧及普羅大眾和行業從業員的權益,不要令政府和社會積累太多民怨,特區政府可會收到這訊息呢?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

副 會 長 梁 崇 讓

202117

http://www.hksf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