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勿再自吹自擂了!---2021年6月17日

Posted by hksfe_admin 2021/06/17 0 Comment(s) 業界關注,

港府勿再自吹自擂了!

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並未因拜登就任美國總統而緩和,拜登上任後仍對中國和中資機構步步進逼,拜登所採用的手法和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完全不同,特朗普到處樹敵,對西方盟友也進行貿易戰。相反拜登上任後便立即修復美國與國際組織的關係,重新加入<巴黎協定>,並主持有關氣候問題的領袖峰會,重塑美國在全球領導地位,拜登同時撤銷退出世衛組織的計劃,承諾繼續出資,並簽署行政命令表明美國有意參加世衛COVAX的計劃,目的是為了在世衛有話語權,意圖繼續壓迫世衛再次對新冠肺炎的源頭進行調查,其矛頭當然是指向中國。在經濟制裁方面,拜登繼續利用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人投資可能與中國軍方有關聯或涉嫌侵害人權的中國企業,今次被納入禁令名單的企業,由特朗普年代的48間增加至59間,禁令不准美國人直接投資涉事公司的債券及股票,也不得投資包括受禁中資企業資產的基金,表明打壓中國的態度比特朗普更積極。拜登政府所用策略是重新部署聯絡全球盟友圍堵中國,在G7會議開幕前,拜登已力打香港和台灣牌激發盟友支持,同時宣稱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意欲拉攏俄羅斯共同遏制中國,很明顯想重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付蘇聯的冷戰思維打壓中國,只是主角和配角調了角色而已,看來這回很難讓普京上當的。早前爆出美國竊聽盟國的醜聞,丹麥國防情報局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合作收集德國、法國和瑞典等國的情報,說明美國也不會完全信任盟友,這令各國領袖感到尷尬和憤怒,法國總統馬克龍更強調不會在中國議題和印太區域的戰略上,單獨與美國結盟,開會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更建議澳洲政府要與中國進行接觸,才符合雙方的利益;可見美國利用G7峰會圍堵中國的行動未必完全順利,各國各有自己的算盤,果然在峰會閉幕時,已傳出與會各國在某方面仍未能完全達成共識,相信主要是對中國的政策意見不一。當然中國政府對拜登政府的行動也不會坐以待斃,必會作出堅定的反擊,但詳情就不在此論述了。由於中國政府為了停止香港社會混亂不安的情況,被迫在港實施港版國安法,造成在港營運的外資企業漸漸出現兩面不討好的狀況,中美鬥法逼令部分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回歸內地和香港掛牌作第二上市,同時也傳出外資因此而漸漸撤離香港市場,是否屬實?仍有待觀察。只是香港美國商會前主席Rob Chipman指,從該公司業務量來看,2019年以來企業高層遷入香港的活動銳減一半,早前的調查顯示,有42%的美資企業正考慮或計劃撤離。至於IPO市場,保薦人和承銷商確實起了變化,中資參與比率近年持續攀升,據資料顯示,今年首五個月,中資與外資投行參與承銷比率已是約六四之比,首廿間承銷最多的投行,中資佔11席共58%,外資佔9席共33%,傳統IPO大行如高盛、UBS及摩通,市場份額較十年前跌超過一半,德銀、巴克萊已難再分一杯羹。不過這些現象,並不代表外資完全撤出中國,特斯拉已進駐上海已不是新聞,此外有報導指雖然擁有TimberlandThe North Face等知名服裝品牌的威富公司(VF Corporation)將品牌營運中心撤出香港,其實是把中心移遷上海,歐萊雅也打算在上海創建基地發展北亞業務。至於香港寫字樓方面,戴德梁行指出,自2019年起,香港辦公室空置率已創15年新高,而退租樓面有80%來自跨國公司,例如瑞銀退租上環李寶樁大廈、私人銀行瑞士寶盛擬退租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及交易廣場、法國巴黎銀行亦退去IFC二期部份租約等等。外資投行方面,高盛的重點早已在加強到中國發展的策略計劃,大摩、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等等其他金融機構對在中國發展也早有部署,滙豐早前宣布,將退出美國零售銀行業務,滙豐的業務核心一直都是在香港以至中國內地,估計這次宣布說明日後將會把業務重點重回中港兩地,日前貝萊德表示已獲得中國監管機構的批准,可以在中國開展全資擁有的在岸共同基金業務。由此可證明中國內地擁有龐大的資金和消費市場,只要中國繼續開放內地資本和零售消費市場讓外資進入,相信歐美私人企業必定不願意放棄賺錢的絕好機會,這可能與拜登政府的期望大相逕庭,最諷刺的是,自稱民主自由的資本主義國家卻實施制裁限制個別中國企業在該地營運,這確真令人摸不著頭腦哩!這就是中方所說的偽多邊主義嗎?此外,有報導指上海計劃加速建設成為全球資產管理中心,並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質素資產管理領域的聚集地,並以開放型資產管理中心概念,把上海打造成為亞洲資產管理的重要樞紐。滬市政府辦公廳早前發布《關於加快推進上海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4項堅持,分別是謀劃上海資產管理行業整體發展,優化行業布局;堅持以國際化為目標,突顯上海特色;堅持注重塑造品牌;堅持市場引領,加強政府服務。更聲明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率先在上海獨資、合資設立證券、基金、養老金管理等機構、合資設立理財公司、設立投資研究、合規風控等平台;並完善家族信託產品服務標準等等。不知香港特區政府有關當局和金融界對此份<意見>和面對上海的競爭會有什麼看法和意見呢?

後記:其實從種種跡象顯示,外資機構並沒有因美國遏制中國而把資金完全撤離中國,反見金融業巨企已陸續進駐上海,事實香港世界金融中心的排名早已被上海超越,而「紐倫港」這稱號已沒有人再品題了,試問香港有關當局日後還靠什麼來維持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呢?眾所皆知如不是一直有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的支持下,港股的總市值和成交額可能已不值一提,坦白說香港根本無法和上海競爭,特區政府和業界不應再自吹自擂了,倒不如實事求是落實具體制度,協助本土業界在大灣區的發展和建設,如香港能成為大灣區的資產管理中心,其實這已很不錯了,相信這也是內地政府給香港特區政府和金融業業界的任務。筆者並非無的放矢,據資料顯示廣東省城市人口超過7,000萬,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更達1.7萬億美元(約13.26萬億港元),是連續32年居全國首位,經濟總量已緊隨加拿大之後,超越了俄羅斯、韓國,而廣東省擁有600萬元、1,000萬元、以及一億元人民幣資產的家庭戶數分別約為69萬戶、29萬戶、以及1.7萬戶,國民富裕程度在國內僅次於北京市。大灣區經濟規模龐大,預計大灣區內無論個人或企業均有不少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日前大灣區「跨境理財通」細則徵求意見稿已於5月出爐,分析人士預計有望今年內政策落實推行。試問香港特區政府有關當局和業界準備好了嗎?還是仍抱著自由經濟不作為的態度,只讓大財團得以霸佔整個市場?本土業界、中小型公司以至從業員都只能望洋興嘆呢?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

副 會 長 梁 崇 讓

2021617

http://www.hksf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