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關注

現世代騙子何其多,為什麼?---行内行外2023.09.28

現世代騙子何其多,為什麼?---行内行外2023.09.28

hksfe_admin 2023/09/28 0
現世代騙子何其多,為什麼?新聞突然爆出JPEX虛擬貨幣涉嫌詐騙事件,蓋過了紅山半島僭建的新聞和討論,驅使傳媒焦點轉移到有關JPEX的網紅、藝人和香港證監會身上,截至筆者執筆時,新聞報導指警方已共接獲超過2,400人報案,涉及金額近15億港元, 案件至今共15人被捕,警方介入調查,主要是因涉嫌「串謀詐...
更多
一雨掀起萬重浪 ---行内行外2023.09.21

一雨掀起萬重浪 ---行内行外2023.09.21

hksfe_admin 2023/09/22 0
一雨掀起萬重浪 一場世紀暴雨,差不多令香港全城癱瘓,突顯了自然災害可怕之處,幸好香港傷亡人數不多,主要都是經濟上和基城市設備上的損失。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也屬天災,前者只是歷時兩三天的破壞,後者則是經歷三年多的肆虐,造成了約一萬人人數死亡,兩者的性質雖然有所不同,但帶來的經濟損失實難以估計,這也...
更多
資金和工人都不是跟人走,是跟錢走? ---行内行外2023.09.14

資金和工人都不是跟人走,是跟錢走? ---行内行外2023.09.14

hksfe_admin 2023/09/14 0
資金和工人都不是跟人走,是跟錢走? 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前幾天宣布破產,英國首相辛偉誠明言不會出手相救,有報導指出英國未來兩年至少有26個市議會,俱面臨實質破產的危機。更稱世界各國城市破產個案將陸續有來,當中以美國最為誇張,過去100年已有超過600個城市破產。其中有些城市因過度依賴房地產相關收入,...
更多
本末倒置的政策能得民心嗎?---行内行外2023.09.07

本末倒置的政策能得民心嗎?---行内行外2023.09.07

hksfe_admin 2023/09/07 0
本末倒置的政策能得民心嗎? 自中美貿易戰開始,內地一直想以內需帶動經濟,但疫情下內地清零和封關的國策,嚴重打擊了中港兩地的經濟發展和民衆的消費力,雖然現在民生活動已復常,也恢復全面通關,但踏入下半年,內地經濟數據的表現還是未如理想,隨著內房股的集體爆雷,市場頓時彌漫一片看淡的悲觀氣氛。雖然曾有多位美...
更多
社會經濟可有真實反映嗎?---行内行外2023.08.31

社會經濟可有真實反映嗎?---行内行外2023.08.31

hksfe_admin 2023/08/31 0
社會經濟可有真實反映嗎?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發展令社會資訊和信息的傳送和傳播速度越來越快,所涉及的內容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只是資訊或信息的來源以及其真實性卻難以判斷和追尋,連網絡專家或專業人士都不容易分析和分辨真假,那更何況是市民大衆呢?假如資訊或信息是由官員、知名人士或網紅(KOL)發出的,那無論該...
更多
業績和成果不是靠吹出來的!---行内行外2023.08.24

業績和成果不是靠吹出來的!---行内行外2023.08.24

hksfe_admin 2023/08/24 0
業績和成果不是靠吹出來的!從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陷入了困局,數據較預期差,加上壞消息鋪天蓋地,繼碧桂園(02007)爆雷引發內房股急跌,市場正關注會否火燒連環船?波及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現又傳出中植集團旗下中融信託爆煲,有投資者擔心所投資的「明股實債」理財產品血本無歸,紛紛寧願受罰款也要提早...
更多
誰是始作俑者?---行内行外2023.08.17

誰是始作俑者?---行内行外2023.08.17

hksfe_admin 2023/08/17 0
誰是始作俑者? 早前證監會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到1.3萬億元,相當1,710億美元,較去年第3季末升15%;在過去3個季度,合計錄得690億港元資金淨流入,較去年首3季度增長逾3倍。此外在證監會《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年度報告,去年本港的管理資產規模為30.5萬億元...
更多
香港金融業迷失了?---行内行外2023.08.10

香港金融業迷失了?---行内行外2023.08.10

hksfe_admin 2023/08/10 0
香港金融業迷失了?有報導指7月北上的人次超過450萬,而南下的人次只約270萬,相比「淨出境」人次約180萬,港人到內地廣東省的消費金額高達約32億至40億元。香港總人口約700萬人,與內地人口差距甚大,無論什麽原因令香港北上人次較入境人次多,應該不是一個好現象。有經濟學者的研究指出,現時到內地消費...
更多
市民大眾的信心從何而來? ---行内行外2023.08.03

市民大眾的信心從何而來? ---行内行外2023.08.03

hksfe_admin 2023/08/03 0
市民大眾的信心從何而來? 「行內行外」文章中已多次指出,傳媒的報道和筆者所見的真實香港以及個別行業的情況,這跟政府有關當局官員所描述的有所出入,官員們經常所說的復常,是否只是指香港已全面通關、市民在街上行走、出入食店和不用戴口罩、無須再掃描安心出行等等?但事實普羅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正常商業活動仍未全面...
更多
本末倒置也是大勢所趨?---行内行外2023.07.27

本末倒置也是大勢所趨?---行内行外2023.07.27

hksfe_admin 2023/07/27 0
本末倒置也是大勢所趨? 行內行外在「一無傾城」的文章中提及,香港曾是一個五光十色的城市,夜生活多姿多彩,有小市民的夜間市集,也有金碧輝煌的富人夜總會,市民可坐在路邊排檔享受宵夜,欣賞斑斕夜景或到避風塘夜遊,是個世界著名的不夜城。那時真可形容為「舞照跳、馬照跑、股照炒」的境況,當年有部份來港旅遊的中外...
更多
答案在民間嗎?---行内行外2023.07.20

答案在民間嗎?---行内行外2023.07.20

hksfe_admin 2023/07/20 0
答案在民間嗎?中美貿易矛盾發展至互相制裁,俄烏戰爭累及歐洲經濟,這導致全球供應鏈緊張以及需求減少,通脹或通縮成為各國經濟的憂慮和必需要解決的難題。有報導指6月內地出口按年減少12.4%,為2020年2月後最大跌幅,進口也跌了6.8%,已是延續多月下跌的局面,雖然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升...
更多
攬炒成風?---行内行外2023.07.13

攬炒成風?---行内行外2023.07.13

hksfe_admin 2023/07/13 0
攬炒成風?上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下滑至50.3,為今年以來最低水平,如再無法提增香港的經濟,指數隨時有可能跌穿50關口的盛衰分界線。至於內地製造業連續3個月萎縮,非製造業表現疲弱,房地產市場債務問題仍未解決,直接拖累了所有相關的行業,雖然美國有布林肯和耶倫先後訪華,但也無助港股回升,由於美聯...
更多
「伯仁」的下場 ?---行内行外2023.07.06

「伯仁」的下場 ?---行内行外2023.07.06

hksfe_admin 2023/07/06 0
「伯仁」的下場 ?早前,執法部門公佈今年首5個月共有近36,000宗罪案,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四成,而詐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近六成,佔整體罪案近4成半,這些騙案均涉及投資騙案,首4個月投資騙案涉7.8億元,過去一週共接獲91宗網上投資騙案,受害人損失逾4,300萬元。投資騙案並非近年才發生的,以往多發生...
更多
「大勢所趨」是偽飾詞?---行内行外2023.06.29

「大勢所趨」是偽飾詞?---行内行外2023.06.29

hksfe_admin 2023/06/29 0
「大勢所趨」是偽飾詞?上回「一無傾城」的文章與大家懷緬了香港80-90年代經濟急速發展和社會歌舞昇平的繁榮景象,當年體現了「舞照跳、馬照跑、股照炒」,現時卻出現了資本家資本掠奪的社會現象,令市民的感受完全不同。其實在香港經濟急速發展的年代,香港人是充滿守望相助的精神和「濃濃的人情味」,回想當年家住在...
更多
「一無傾城」---行内行外2023.06.15

「一無傾城」---行内行外2023.06.15

hksfe_admin 2023/06/15 0
「一無傾城」 美國債務上限鬧劇終於結束,結局正如大家所料,美國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最終通過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上限和預算的新法案,美國總統拜登今月初已正式簽署法案,這已是美國自二戰結束後第103次調整債務上限,可見債務上限的討論其實已是慣常之事,只是資金市場總是受其影響,美國又喜歡藉此機會舞弄環球金融市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