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萬能秘笈嗎?---2022年9月29日

Posted by hksfe_admin 2022/09/29 0 Comment(s) 業界關注,

數據是萬能秘笈嗎?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近3年,全球經濟和人類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各國所採用的防疫抗疫措施直接影響該國經濟的運作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歐美地區多數採用「與病毒共存」政策,因此確診和死亡的人數必定較以「動態清零」防疫抗疫的中國高出很多。如以美國作比較,筆者執筆時所得的資料,美國近1億人確診,死亡人數超過一百萬人,死亡率約1.1%,中國近百萬人確診,死亡人數超過5,000人,死亡率約0.5%,至於香港,已超過170萬人確診,死亡入數一萬人,死亡率約0.6%。筆者曾說香港的防疫抗疫政策是香港式的「與病毒共存」和內地「動態清零」的混合體,數據顯示出來的結果與以上的說法吻合;中國內地14億人口,確診人數只有近百萬人,確診比率很低,美國人口3億多,接近1億人確診,差不多3個人便有1個人確診,香港700百萬人口,確診人數170萬,差不多4個人便有1個人確診,專家曾估計香港有部份人士確診後, 因種種原因並沒有向政府申報,如加入未申報人士,香港確診人數比率可能與美國相約,香港的確診率「與病毒共存」幾近接近?但香港確診人數的死亡率卻低於美國,與內地「動態清零」的死亡率相約,這又像「動態清零」的結果,所以筆者才說香港一直所採用的防疫抗疫措施,是「與病毒共存」和「動態清零」的混合體,無論措施和說法怎樣?各國或城市的取態總離不開人命、也是經濟和民生的決擇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確診人數增加,死亡人數也自然增加,那「與病毒共存」的政策自然會間接增加死亡人數的數目,這也是從數據顯示出來的。

早前財政司司長估計2022至2023年財政年度香港將錄得超過1,000億元赤字,遠高於今年初預算案所估算的563億元,在疫情反覆下錄得逾千億元赤字,將會是本港歷來第二高的財政赤字,僅次於前年2,325億元赤字的歷史紀錄,亦意味政府的財政儲備或會進一步降至8,000億元的邊緣。有經濟學者促港府大刀闊斧取消防疫措施,否則本港在收入少開支大的局面,未來經濟只會是一潭死水。 其實通關和放寬防疫抗疫政策都一直是香港社會關心和積極討論的問題,近日更有官員因通關和放寬防疫抗疫政策與醫療專家進行「口水戰」,而雙方都是搬出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其實數據和政策皆是死物,而數據是統計結果的數字,政策卻可以人為改變,人和決策者是生物,因此採用什麼數據,和運用何種政策?便是由人決定,大多是當權者說了算。在正常情況下,政府有關當局數據庫的資料,一定比其他機構或專業團體較充足和準確,據過往經驗,有關當局推行任何政策之前,都會收集大量數據或進行問卷調查,必把有利於政策推行的條件和數據列出來,然後向傳媒和學者放風,大大列舉利好實施政策的因素,目的是希望得到廣大市民和壓力團體或組織的支持和諒解,意圖減少反對的聲音,不過今次政府面對通關的問題比較被動,高調要求放寬防疫抗疫政策的大都是商界人士和大財團,甚至也找來醫療專家支持放寬政策,更列出經濟數據給予政府壓力。此外有社會組織訪問市民,有超過5成以上市民,都要求香港與內地正常通關,相信要求與內地通關的市民大部份不是想要0+7或逆向隔離的方案,應是簡單直接的通關。既然香港特區政府一直採用的防疫抗疫措施是「與病毒共存」和「動態清零」的混合體,加上香港所用的「健康碼」模式又與內地不能通用,那如何通關呢?想先與內地通關,還是先與外地通關?怎樣變成「互通碼」?這些都是特區政府要面對的難題。事實政府真的很難兩面俱完啊!以上所提及的數據和政策無疑都是死物,人才是生物,有心人多會利用有利於自己的數據或問題以及調查對象來進行問卷調查,以方便自己作出推測或估算,並支持自己政策的推行。至於政策是否有所成效和最後結果怎樣?卻難以預料!很多時成效總會強差人意,往往與利用數據推算得出來的預測是有所出入。就以香港特區每年的財政預算案為例,預算案常常與實際得出來的數字都存有不少差距,這證明時勢的變化和分析人的經驗,比只懂分析數據的表面更為重要。投資界也注重數據分析,為什麼在芸芸數據中得出來的結果總是有人看升有人看跌,有人預測奇準,但又有人謬以千里,其中的奧妙,還是留待大家細心想想吧!

後記:數據只是提供給人們參考的資料死物,並不能真正取代人的經驗和分析能力來制定政策,如政策失誤,只能怪人,沒有可能怪數據吧!如數據失實,那就要查究原因,是有人為蓄意提供錯誤數據,還是無心之失了;若帶有欺詐和犯罪成份,便要由有關當局或監管當局負責追究了。早前有關通關和防疫抗疫政策的爭辯,雙方論點都以所得數據作為理據的基礎,但理據充足並不代表便能取得滿意的結果,去到最後,當然仍是當權者說了算。只是這次真是出現了出人意表的結果,只因港府轉軚的態度極快,在多方壓力下,上周一有關官員才透露正積極考慮“入境0+7”方䅁 ,但周五已正式宣布放寬入境政策,而且不止0+7,是0+3,現更有聲音要求與其他國家看齊,實施0+0,可見在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和商界以及大財團的意見壓倒一切,莫非數據已變成一種供人利用的工具?筆者又重說一條簡單的數學題目,N x 0.5得出來的結果是0.5N,如將0.5增加至1,那得出來的結果就是N了,有關當局是否以手上的數據,便以這簡單數學算式運算,認為增加股票印花稅便可增加政府的收入呢?可惜這個N其實可受很多因素所影響,變化也會很大,有關當局有否計錯數,是否只看表面數據計算所得的結果?那便不多說了。此外,有政府官員提及外界可能不太了解數據上所有資料的分析,以及醫療系統和前線人員所面對的負擔和壓力。這論點筆者卻身同感受,當年有關當局撤銷最低佣金制和強行實施一業兩管,有關當局完全不體諒業內靠佣金生存前線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壓力,現今卻要求市民體諒醫療前線人員,是有點厚此薄彼,還是雙重標準呢?從數據顯示,這類金融業前線人員,收入如江河日下,現在市場更出現0佣金的競爭,簡單的數學,N x 0 = 0,就算N什樣變化,如何增加,答案都是0,試問有關當局漠視靠佣金生存的從業員死活,對N x 0出來的數據又有何辯解?有關當局又憑什麼數據來定下政策呢?一直以來金融業的政策,雙重標準也是一籮籮,就以港交所(00388)為例,同是受監管的中介法團,港交所有特權收取費用,其他持牌中介法團和人士卻面對0佣金的競爭,何解?現已有最低工資,旅遊業禁絕0團費,的士有起錶價,受嚴格監管的金融業,其收入卻得不到公平的對待,那就不要再整天在喊留不到和沒有人才了。 此外,今年初港交所提高了主板和創業板的上市盈利要求,現今為了增強競爭力和增加收入,卻傳出降低大型科技公司上市門檻,衍生工具可以有流通量供應者,上市公司卻不容許,令部份中小型上市公司無法增加流通量,對散戶投資者也是不利,持牌人士的股評分析和發言總要小心謹慎,非持牌人士反可胡亂「吹水」,甚至成為KOL而有收入,沽空機構的研究報告經常影響股價而卻不受規管,以上都顯示了種種極端不合理和不公平的現象,這些可否成為市場上的另類數據而引起社會關注呢?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

副 會 長 梁 崇 讓

2022年9月29日

http://www.hksf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