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全球經濟博弈的棋盤?---行内行外2023.03.16

Posted by hksfe_admin 2023/03/16 0 Comment(s) 業界關注,

金融是全球經濟博弈的棋盤?

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曾明確表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可見金融對一個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起着很大的推動作用。近代各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主導了各國國家的經濟命脈和政權的穩定,而美國更利用其金融政策控制全球的政治和經濟活動,尤其是利用美元成為全球的結算貨幣,令所有國家不得不持有美元資產作為儲備和貿易的結算貨幣。中國一直持有美國國債,雖然近期已不斷減持美債至12年來最低,但仍超過8,000億美元,也是美國第二大的債權人。在美元的霸權下,美國息口的變化和美元的強弱都直接或間接引起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以及影響美元資產的價值,因此中港兩地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總躲不開受美息和美債的影響。上週市場因擔憂美國息口持續高企,甚至升幅高於預期,加上繼加密貨幣銀行Silvergate爆煲後,另一美國銀行-矽谷銀行母企SVB Financial突然宣布融資22.5億美元的計劃以償還SVB的債務,這一消息引發了該行出現擠提危機,因此美國金融監管部門立即宣布接管SVB,隨後紐约Signature Bank也因擔心出現系统性風險而被政府接管,事件拖累整個銀行板塊股價出現急瀉。據悉將有10多間中小型的區域性銀行受到波及,投資市場擔憂金融企業爆煲是美國步向衰退的先兆,甚至是雷曼的翻版,這令全球股市都出現急跌,港股更跌至19,000點水平,虛擬資產比特幣的價格也曾跌破了20,000美元,黃金成為資金避難所,重上1,900美元,美英政府擔憂資金市埸出現大震盪,因此立即出手穏定市場,全球股市出現反彈,比特幣也急速回升至24,000美元以上,現時美國面對的不單是通脹問題,再加上金融安全,日後市場和息口的變化以及事態的發展,投資者真要留心觀察。其實除了美國,中國早有內房的債務危機,現內地政府正採取多項措施以防危機越陷越深,此外去年越南的房地產債務危機也因美國通脹加劇和加息的壓力下不斷發酵,越南盾一直貶值,今年全球息口暫無法回落,令早幾年因量化寬鬆政策湧入新興市場的資金持續撤離。分析家指新興市場金融泡沫隨時有爆破的可能,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雷曼海嘯會否重臨?暫未可知!全球金融市場雖然波動,仍阻擋不了內地金融改革的決心,繼上月中國證監會以及交易所發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制度規則,上週國務院又公布內地三大金融監管機構改革方案,各監管機搆職能均有所改變,其中更取消銀保監,重新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簡稱「金監局」)。據悉,金監局負責統一證券業以外的金融監管,原屬人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金融消費者保護及投資者保護職責,全納入新設的「金管局」負責,中證監則轉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加強證券及資本市場的監管,中央金融監管體系的新格局即將變成「一行一局一會」。估計欲加強管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遏制金融風險的擴大,這可能與阿里巴巴偏離正統業務和內房債務危機等亂象有關。新架構為金融業監管機構提供明確的職權和界限,除了改革金融監管,也會配合科技發展的需求,由於中美關係持續惡化,雙方對科技領域和互聯網行業的監管更趨嚴謹,有消息指由於現時內地的數據監管由多個機構負責,包括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改革委員會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國家發展,導致容易出現混亂。有消息指內地政府將精簡監管結構,成立一個新的監管機構,集中管理全國龐大數據存儲,以解決企業的數據安全問題,制訂及執行企業收集及共享數據的規則,可審查內地公司計劃與外國商業夥伴共享的數據,或禁止企業收集匯出的資料等,同時也希望此種做法並不會阻礙行業的發展。此外最重要的是在金融領域,內地將加大跨境人民幣便利化推進力度,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大力推進重點地區及企業在外經貿活動中使用人民幣結算,期望能為人民幣國際化邁出一大步。事實只要人民幣的交易量越來越大,結算量越多越多,越來越多國家願意以人民幣作為國際貿易的結算和儲備貨幣,這便可加快人民幣在資本市場成為自由兌換貨幣的步伐。香港被稱為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中國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在一國兩制下,如何利用QFII、QDII、RQFII、RQDII、QFLP、QDLP、QDIE和互聯互通等制度,發揮其獨特優勢,為國家持續的開放政策作出貢獻,這也是特區政府和香港金融業界未來的重大任務,希望香港不負中央的期望。 

後記:今年3月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特區政府和全港市民都期望香港經濟可盡快全面復甦,雖然新冠疫情未有在社區擴散,但這不意味其他社會問題並不存在,日前有公立醫院天花結構倒塌引起軒然大波,類似事件也陸續多次,因此各界和議員們都要求追究責任,至於醫管局管理層是否失職?最好還是由公眾定論!只是有消息指有關當局只委託單一承辦商負責工程維修,其維修工程招標又是價低者得,並非以質素為最大考慮,這是否暴露出監管和制度上的不足?此外政府多個重要機構的高層職位都常是互相輪替擔任,同時缺乏制度的監察或監督,容易出現官僚作風,令服務無法改善和有所進步,只是一撮人壟斷輪替居位的做法從沒受人質疑,醫管局的問题是否只是政府部門和半官方機構的冰山一角?另有一宗交通新聞報導有85歲司機駕駛的士,在北角炮台山道的斜坡直衝而下撞傷了多名途人,社會上公共交通司機高齡化早已是社會的嚴重問題,有消息指出今年已發生多宗高齡司機的交通意外,公共交通工具在道路行駛,如有意外便有機會涉及人命傷亡,社會除了要關注司機的質素和健康狀態外,是否也應關注為何已遠超退休之齡仍要當司機呢?是為了生活生計,還是為了消磨時間?此外Uber司機和外賣員摩托車手更是難於規管,合法還是不合法?專業還是不專業?這是否又是社會其一的隱患呢?這兩則不幸的新聞勾起了筆者早年「行內行外」所撰寫「證券業是社會的縮影」的文章,文內指出-沒有認真監管的社會外判制度改變了一向以服務態度為競爭力的香港,改以價低者得作為打擊對手爭取生意的手段,加上如是判上判,層層剝削,最後的一層永遠得益最少甚至沒有得益,這種趨向是文明社會的好現象嗎?這樣下去,社會能創造共同富裕嗎?以證券及期貨業為例,政府和有特權的大判港交所(00388)是撤銷最低佣金制的最大得益者,而最受害的自然是靠佣金收入來維持生計,又是最後一層被剝削的從業員,業界不乏年長人士,難以再轉任新的工種,在「零佣金」下,從業員為了生計衍生了擔任兼職來幫補收入,的士、小巴,Uber司機和外賣員便是其中所適合的兼職工種,受嚴格規管行業人士要轉往規管寬鬆的行業來賺取收入,有點諷刺和無奈,現時香港社會存在多個工種缺乏人手而被逼容納高齡兼職,否則金融從業員連一份兼職也不容易找啊!其實金融業兼職者為了生計,只好「馬死落地行」而已,這甚不叫令人感到唏噓!這也是「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和被逼提早退出行業的現象。試問又是誰造出的責任呢?現時政府和市埸整天在喊「缺人才、搶人才」,為什麽會有這種情况出現呢?政府有關當局真的沒有責任嗎?其實天花結構剝落和高齡司機背後的更深層次問題和社會矛盾,可會有人真心關注和作出深層次研究,能引起社會的共嗚嗎?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

副 會 長 梁 崇 讓

2023年03月16日

http://www.hksf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