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所趨」是偽飾詞?---行内行外2023.06.29

Posted by hksfe_admin 2023/06/29 0 Comment(s) 業界關注,

「大勢所趨」是偽飾詞?

上回「一無傾城」的文章與大家懷緬了香港80-90年代經濟急速發展和社會歌舞昇平的繁榮景象,當年體現了「舞照跳、馬照跑、股照炒」,現時卻出現了資本家資本掠奪的社會現象,令市民的感受完全不同。其實在香港經濟急速發展的年代,香港人是充滿守望相助的精神和「濃濃的人情味」,回想當年家住在屋村,家家戶戶都無須關上大門,左鄰右里關係熱忱,他們互相照顧孩童和老人家,也不用擔心開門七件事,因大家都會伸出援助之手,也會互相幫忙看守門戶和合力捉賊,可以說遠親不如近鄰,有些屋村更主動成立「互助委員會」,發揮互助精神。可是現時香港的社會都是各家自掃門前雪閉門式管理,隨時連鄰舍住客的樣貌性別,男或女,老或少也不知道,可能這是由於現時大部分家庭為了享受空調而關上大門,或大家的資產和生活都富裕了,錢財不可露眼,看重私隱而因此閉門吧!近日社會經常聽到很多不愉快的新聞報導,例如家庭倫常慘劇、獨居老年人缺乏照顧而猝死、精神壓力太大而出現拳來腳往和刀光劍影等等事件。現時社會和科技都進步了,但社會人際關係的「人情味」卻一直不斷退步?如人情味衍生成指數可供炒賣,一定要做「萬里長空」了。這類悲劇事件曝光率增多對社會來說一定不是好事,可說一件也嫌多。從事社會研究人士都認為出現此等現象歸咎於現時大家上樓難、買樓難、租金貴、住房面積小、就業機會減少、收入難抵抗通脹和大財團以及特權機構的剝削等因素所影響,導致市民工作和生活壓力增加而容易出現矛盾和衝突。現時坊間常聽到有市民慨嘆「懷疑人生」,如這種種現象擴散,將成為社會的重大隱憂,近日有大學調查顯示香港貧富懸殊現象繼續惡化,有近40%受訪者稱收入應付日常開支已捉襟見肘,加上樓股齊齊傳來壞消息,市民身家大縮水,又何來消費意欲來振興經濟呢?這又與政府所預期的復甦有所出入,真不知誰人才有水晶球?誰人說的話才可靠?回說金融服務業,上月香港證監會發表了《有關適用於獲證券及期貨事務監祭委員會發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的建議監管規定的諮詢總結》,立即引起市場吹捧虛擬貨幣再度步入牛市的言論,但還不及一個月,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幣安實體和始創人趙長鵬提出13項指控,幣安是幣圈中最大的交易所,佔了幣圈70%的現貨交易,趙長鵬也可算是傳奇人物,他曾於2021年成為華人首富,事有湊巧華人首富不好當,不知是否樹大招風或有其他原因?大多都落入官司風波,市傳幣安遭SEC指控令成交量急跌70%,除了幣安,Coinbase同樣被美國SEC投訴,更聲明如具有證券性質的加密貨幣及期貨合約交易都要納入監管,並列出近70種加密幣為證券,市傳將對穩定幣和DeFi協議納入監管範圍,繼FTX爆煲,SEC的行動再次引起市場投資者一輪恐慌,更有評論員表示虛擬貨幣的末日來臨,奇怪的是SEC卻明確表示比特比是一種商品,不屬於證券範疇,這可能令比特幣成為最大受益者,其幣價因此曾回升而突破31,000美元。凍結和罰款已是美國有關當局慣常所用的手段,虛擬資產交易也不會例外,趙長鵬並未因SEC的行動即時妥協,更向SEC提出訴訟,雖然這樣,多隻虛擬貨幣已因美國監管當局的打擊而即時下跌,甚至有平台宣布離開美國市場,不單美國如此,也有其他國家加入了加強監管虛擬產業的行列,料今次訴訟時間頗長,過程也複雜,訴訟結果未公布前,市場和投資者心理上有何變化?實難預料!這少不免會引起新一輪的市場震盪。一直以來,內地政府聲明中國境內所有提供外匯和倫敦金保證金交易的平台都是非法的,對虛擬貨幣的活動可說是完全禁絕,只是如平台在外地,以現時互聯網的翻牆(VPN)技術,實難完全禁絕。香港方面並沒有完全禁絕虛擬資產的買賣活動,倫敦金也沒有法例規管,外匯交易雖然受法例規管,但投資者仍可利用互聯網在海外平台進行買賣。如今特區政府高調支持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的規管,一如既往實施監管存在過渡期,這是香港監管機構的一貫特性,也是其可愛之處,只是有人擔心開放此類產品給散戶投資,日後會否成為備兌認股證的翻版?再次令散戶嚴重虧損。此外一直有人評批各地政府或監管機構加強監管或打擊行業的從業人士,往往間接扶持有特權或心儀的超級國際財團壟斷或控制市場,今次美國 SEC 對幣安與 Coinbase 提出起訴後,傳統的金融機構已有所動作。據報導貝萊德已申請比特幣現貨 ETF、德意志銀行正註冊託管業務,另城堡證券、紅杉資本、富達數位資產和嘉信理財等同時表態支持EDX交易所進行交易,而EDX並不會直接托管客戶資金,托管業務由第三方負責,這可分散投資者的風險和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在訟訴期間,幣安和Coinbase隨時失去大部份投資客戶,得益者又是歐美大財團,不變的還有是政府政策主導了行業或企業的存亡,今次何是屬證券?何屬商品?又是當權者說了算!可是市場一直極推崇的去中心化,日後會否名存實亡又是未知之數了。而香港虛擬資產的交易會否類似外匯市場,受特區有關當局規管的中介人交易水盡鵝飛,甚至退出香港中介市場,反之利用在海外的交易平台可否繼續經營呢?木宰羊!至於香港的金融服務業是否因有關當局撤銷了最低佣金制已失去了昔日的興旺和光輝,還是留待大家思考和研究了!但事實近年多間以傳統經營的大證券公司先後結業,同時整個市場氣氛和成交量都不能回復當年光景已是鐵一般的事實,這是否又是「大勢所趨」的因果呢? 

後記:美國通脹仍然高企,息口無法回落,美聯儲局更開腔今年可能仍會加息兩次,相反內地經濟復甦未符預期,開始推出放寬政策以振興經濟,令人民幣相對偏弱,減低了外資在內地的投資意欲,不同的貨幣政策將有不同的效果,政府政策也不一定是靈丹妙藥,也未必能阻擋社會和經濟危機的出現。現時中美兩地的經濟和投資市場形勢複雜,香港自然也受影響,造成大部份資金流向日本市場,這令日經指數迭創新高,曾突破33,500關口,中港股市卻拾級而下,明顯投資者對中港市場缺乏信心所致。全球通脹也令香港社會加風四起,公共機構相繼加價導致百物騰貴,除了公務員連續兩年加薪可紓減生活壓力外,大部分普羅市民都要捱上苦日子。近期樓價股價相繼下跌,寫字樓空置率上升,相對可料就業機會也因此而減少,但商界仍大喊勞工市場不夠人手,因此政府急急推出輸入勞工政策,究竟真的是有工無人做,還是有人無工做的錯配現象?還是有心人想壓低工資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呢?當然公務員是無須擔心工資被壓低和「鐵飯碗」被外勞代替。日前勞工界批評政府有關當局繞過勞顧會,以先公布後諮詢的方式推出輸入勞工政策,在會議期間6位勞顧會勞方委員中途集體離場以示抗議,但筆者相信這只是一種姿態,根本無法阻擋政府既定政策的推行。輸入勞工的議題其實已爭論了多年,但金融服務業從沒有為此議題而出現爭論,只因行業在沒有諮詢下已輸入勞工多年了,大石壓死蟹下,業界根本沒法阻止,至於其他金融政策的諮詢也只是循例式的諮詢,政府有關當局可拿出有利自己的不同數據和資料來支持自己所推行的政策,加上欽點的學者支持以成其事,這已是慣常的做法,因此有業界人士評此為假諮詢或「堅離地」的諮詢。有勞顧會成員提出政府應優先改善本地勞工的薪金待遇,保障本地工人的工資不會低於外來,有關當局也表明這要求非常合理,但一直以來在金融服務業卻完全沒有做到,撤銷了最低佣金制和內地大量人士來港進入金融行業已拉低了本港金融業的收入和工資的平均水平,至於有關當局常說「餅大了,人人有得吃!」原來只是美麗的謊言,獨肥者只是有特權的港交所(00388),或個別財團可分一小杯羹而已,試問零佣金下業界如何生存,如何共同用高質素發展?更莫説共同富裕了?只是這種現象,一直沒有受勞工組織和議員關注,多年前「行內行外」已發表了一篇「金融業是社會縮影」的文章,闡述了特權機構和資本壟斷的現象,這現象已不斷浮現,以目前狀況,大家只能自己慨嘆無奈或找兼職幫補家計,以及垂頭伸手向政府拿取福利,這是人之過又抑是「大勢所趨」呢?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

總 幹 事 梁 崇 讓

2023年06月29日

http://www.hksf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