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何時轉?---行内行外2023.11.02

Posted by hksfe_admin 2023/11/02 0 Comment(s) 業界關注,

風向何時轉? 

日前,澳洲政府宣布對中國嵐橋集團持有的達爾文港,無需更改或取消原來的租約,這是中澳雙邊關係逐漸解凍的跡象。隨後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宣布今個月出訪中國,出席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並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會晤,可見中澳關係正朝著持續回暖的方向發展。中國政府早前已解除了澳洲大麥的進口禁令,上周更傳出中國就三年前向澳洲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的談判也取得了重大進展,換回來的便是澳洲政府將暫停向世貿組織提出針對中國關稅問題的申訴。早在今年6月新西蘭總理希普金斯訪問中國,中新兩國共同發表了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新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並與中國簽署了多份文件,以加強雙方的合作,也同意就「一帶一路」倡議合作保持溝通,可見「五眼聯盟」並非全面性的聯盟,甚至只流於喊口號的形式以加強陣營的聲勢。其實全球各國沒有真正的敵人,只有真正的利益,這個利益不單是兩國的利益,也是執政者個人政治地位的利益,澳洲現時經濟不景,通脹問題嚴重,如現任總理阿爾巴內塞無法在任內舒緩以上的困境,恐怕未必能順利連任。而盟友美英也只是為自己利益,對澳洲的經濟和阿爾巴內塞個人的政途漠不關心,這難怪澳洲總理要重新思量中澳的關係,搞好澳洲國內經濟才是國家和個人的重點,還是一句老話,政經分不開啊!「五眼聯盟」已出現各自與中國重新建立關係的現象,剛傳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稍後也將訪問美國,中美元首並同意在三藩市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會面。在筆者執筆時,中國外長王毅正值訪美,也曾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外界揣測這是為了中國領導人稍後訪美作準備,如國家主席訪美落實,能否為市場帶來好消息,還是再次各自表述立場?到時自有分曉了!當然「五眼聯盟」也不會完全放棄針對中國,上月中五眼國家情報首長共同發佈一份聯合聲明,指責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並利用AI對各國進行網攻和間諜活動,在指責和互訪的背後,足以證明五國各自有自己的盤算。上月中來自151個國家和41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在北京舉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8項行動,並明確了新方向,開闢了新願景,注入了新動力,從出席會議的國家和人數可見,「一帶一路」倡議並未因中美關係惡化而受到重大的衝擊,只因「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是希望可利用基建來帶動各國、地區或區域的經濟發展,形成一個跨國經濟帶,尤其是對落後和貧窮地區將會有更大的裨益和幫助。因此「一帶一路」普遍受到大部份發展中及落後國家或地區歡迎,要發展經濟首先離不開建設健全和良好的交通網絡,中國内地和香港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據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口,達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如基礎建設設施完成後,經濟將會得到快速發展,這才有機會改變全球的經濟格局,更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最蓬勃的地區之一,也是全球商品或產品以及資金的出路,可以說商機無限,難怪美國又眼紅又擔憂了。當然基礎建設的資金需求量極大,凡涉及資金投資便與金融服務業扯上關係,而金融業正是香港經濟支柱之一,加上香港擁有極豐富國際經驗和不同崗位的專業人士,例如投資經理、分析員、律師、保險從業員、核數師和會計師等等,這可直接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行動,也可以為「一帶一路」作出貢獻,同時一定也是受益者。但無論是香港資金,還是香港人才,一定要敢於跑出去才會有所成果,由於資產管理投資範圍廣泛和寬闊,香港持牌人士和家族辦公室只要有心向外闖必能發揮作用,只是中小型持牌法團和單打獨鬥的從業員,沒有特區政府的協助和支持,單叫叫口號又如何能發揮作用呢?只怕不是不想作為,而是無法作為,這一直都是香港中小型企業和本土從業員的死穴。回說現時的經濟和股市,目前俄烏和以巴戰爭衝突仍然持續,要停戰並不容易,但從近日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和歐美的外交關係似乎有緩和的趨勢,如真的這樣,對全球經濟的增長會有所幫助嗎?有分析家指明年全球的經濟有望較為穩定和好轉,但另一方面,卻有財經分析專家指美息短期難以回落,美股已是強弩之末,應要回調。至於中港股市,由於資金持續外流,內房債務問題也非一朝一夕便能解決,大部份分析員對中港股市都不表樂觀。踏入十月內地政府推出振興經濟和股市的政策和措施越來越多,力度也越來越猛,那明年中/港/美的投資市場會否出現互相逆轉的風向,投資者還是要密切關注資金的動向了。 

後記:香港特首於上周宣讀2023年施政報告,報告中推出多項措施,其中較多人關注的包括:將於2024年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房屋方面-樓宇辣招減辣而不撤辣,並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為劏房設立最低標準和取締方法;為鼓勵生育-發放一筆過2萬元獎勵;由於港股成交低迷,決定下調印花稅至0.1%、降低市場資訉費用、檢討股票買賣價差、以及研究在惡劣天氣下維持交易等等。施政報告發表後,有民間團體即日進行民意調查,施政報告所得評分只有44.4分,較上一份51.1分下跌6.7分,上任後評分下跌已是歷任特首的慣常現象。回說施政報告內容,有關樓市政策,樓宇減辣而不撤辣,地產業界自然感到失望,認為短期仍有支持樓市的心理作用,但長遠來說對激活樓市成交的作用不大,估計無助樓市回暖和價格回升,當然也有人期望專才通和高才通的來港人士入市帶動樓市回升。至於坊間對取締劏房的構思也不表樂觀,認為沒有足夠的房屋供應,根本無法解決房屋的種種問題,早前設立最低單位面積限制其實也是不切實制和不貼地,「行內行外」文章已提及就算是建築單位面積大了,但如入住人數多,人均居住面積沒有增加,實是掩耳盜鈴的做法。至於人均居住面積也確實難於查察,歸根究底,眾多房屋問題還是公營或廉價房屋供應不足所致;另政府提出兩萬元獎勵以鼓勵生育又受諸多評批,有關當局自有其解說,事前不知有關當局有沒有統計現時那一個收入階層的出生率最多,如是低下階層,兩萬元對他們的財政壓力來說只能舒緩一時,卻無法應付長久的開支,如是中產以上或收入不錯的家庭,兩萬元對他們來說只是九牛一毛,根本是沒有吸引力,因此料此政策成效不大,其實生育問題牽涉廣泛,包括家庭和學校教育,居住問題,日常開支,衣食住行無一不可,坊間常有人認為現時願意多生育的多是基層和低收入人士,以及非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為什麽呢?箇中原因難以在此一一闡述,不知有關當局有沒有此類數據或進一步了解呢?至於證券業減印花稅,當年業界大都不贊成增加股票印花稅,現時加完又來減,這是否有些小孩玩泥沙的感覺,證明當年沒聽民意而致政策失敗?當然有關當局又可以用「此一時不同彼一時」來解說。「行內行外」文章早說了有關當局一定沒有勇氣與內地政府同步,採取單邊收費和只收0.05%的做法,而股票印花稅減多減少,最大得益者當然都是港交所(00388),因為所減的不是港交所的收入,雖然港交所大部份董事成員都是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無論港交所有任何決定,都會說屬於商業決定,無須解說。正如所料,沒有官員、議員和組織會關心靠佣金收入的從業員或中介機構的生存空間,印花稅的加加減減對這群弱勢群體的收入毫無多大幫助,只是簡單的數學算題,「零」佣金下,任何成交乘「零」也是「零」(0 X N = 0),試問這群默默耕耘的超級聯繫人沒有收入,那有動力推銷股票市場產品?此外也有業界人士認為現時執掌財經機構、部門或諮詢架搆的社會知名人士,大部份應都不是或沒有財經市場營銷的經驗,要提供激活市場的辦法或方法,也未必是最隹或最理想人選。現時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女士和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唐家成先生,同是或曾擔任香港監管機構的要員,監管部門是專門負責監察或調查有沒有出現違規事項的機構,現任財政司司長出身於會計界,也應不屬於前線營銷人員,如從會計學來說會計部門只屬於機構內的開支部門,主要是負責節流和控制成本的工作,應不是開源或營銷的專才。行內眾所皆知,業績和利潤才是上市企業基本和長久的生存條件,前景只是炒作的藉口,如何吸納優質企業來港上市,是令市場活躍起來的重要課題,如只運用或利用監管或會計角度來吸引企業,相信這並不是一個最好的辦法吧!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

總 幹 事 梁 崇 讓

2023年11月02日

http://www.hksf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