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收費的弊策還不檢討嗎?--- 2020年7月16日

Posted by hksfe_admin 2020/07/16 0 Comment(s) 業界關注,

零收費的弊策還不檢討嗎?

歐美疫情未見緩和,美國單日確診數字再創新高,納指和道指走勢卻依然強勁,投資者仍續熱捧科技和醫療有關的股份,香港的疫情近期出現了新一輪爆發,來勢洶洶傳播迅速,令人心添了點慌亂。香港股市的走勢雖然呈現反覆,但無礙新股來港上市集資的熱潮,尤其中概股、生物科技和醫療股更受投資者歡迎,投資者熱捧這類股份,刺激港股成交暢旺出現近年罕見的成交量,從每日的成交量和新股市場認購申請的氣氛來看,金融證券業可算是疫情中的經濟奇葩了,因此部份行外人士總會錯覺地以為證券業人士人人皆可賺到盤滿缽滿了。很明顯港股成交增加,並不是如有關當局所說:餅大了,業界人人有所得益。事實最大直接得益者非有特權的港交所(00388)莫屬,因此港交所股價也節節上升,更升越歴史高位,間接受惠的可算是政府和期望和可加薪分花紅的港交所員工了。但單靠零佣金收入的業內人士,試問誰會有歡顔?如證券公司是這麼經營好賺,現時市場上就不會出現有證券公司願意低價拱手相讓的情況了。據筆者所知,在2000年,聯交所、期交所及中央結算公司合併而成為現今的香港交易所,並且在股票市場將之證券化上市,持有牌照的證券商和期貨商按比例獲分配股份,直接成為港交所的股東,但當時靠佣金收入的持牌人士,即中介人士(經紀)是沒有資格分配股份的,可算是毫無好處。自港交所上市後,為了向政府交待和交出業績以及谷大成交量,2003年得到政府首肯實施「一業兩管」引入銀行競爭和撤銷業界的最低佣金制,銀行為了搶奪證券商的原有客戶,首先推出零佣金服務,這種以本傷人的做法,自然吸引了不知就裡的股票投資者,他們真的以為世上有免費午餐。可是當交易收費便宜了,大戶藉此容易操控市場,散戶投資者更易被人魚肉,輸多贏少,想在股市獲利越來越難。港交所因是獨市生意,又得到內地政府政策的全力支持,無懼競爭,因此由始至終,港交所從沒有減低或豁免市場參與者或投資者的任何收費。其實「零佣金」是損害業界、中介人、投資者而利一己的做法,如再深入探究港交所董事局的架構和組成,便可清楚港交所表面上是私人上市公司,但幕後話事人仍是政府,政府只會讓港交所獨大,連證監會也要避其三分。可是證監會卻不斷向其他中介法團和小型上市公司加緊施壓監管,中介法團和小型上市公司確實不易生存,當下的金融業市場參與者和市場經紀人,只是無可奈何地擔當了港交所積壓營運模式下的推銷員。

此外,靠佣金收入的客戶主任俗稱股票經紀基本都是自僱人士,現時大部份沒有底薪,又無津貼,嚴格來說,隨時是零收入,更不要說有什麼福利了,就算連強積金可能也是空談。筆者曾提及有證券公司聘請負責人員,開出待遇有如請保安員,職務要求有如前台接待員,聽來有點諷刺,可是文章一出,即時有業界朋友向筆者反映,現時股票經紀的收入比外傭的工資還低,那真不明白這專業牌照有何作用?還說義工可能也有飯盒車費津貼,而股票經紀什麼也沒有,莫非真的連義工待遇也不如?現時港交所是全球上市集資額一哥,其員工和證監會的員工工資都不低,而兩機構的收入大部份都是靠中介人打拼回來的,但可笑的是政策令數以萬計從業員前路茫茫,也不知可以靠什麼可維持生計?這就是有關當局將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製造出來的怪現象。

後記:有業界人士詢問筆者為什麼社會上有最低工資,還可年年檢討,旅遊業嚴格要求盜絕零團費,的士設有最低起錶制,近期更提出加收最低起錶費用和路程收費,澳門有保障本土工人就業制度以免本土市民失業率增加,為何香港金融服務業業界不可徵收服務收費和保障本土業界從業員的待遇制度?相反港交所卻有特權可收取各種不同的費用,這明顯是掠奪業界其他人士的利益而全歸港交所身上,至於這個特權是誰給予的,就不用多說了!現時港交所員工高薪厚職,但在背后默默耕耘的從業員卻捉襟見肘,今年已有多間本土證券公司結業,本土業界開始有聲音要求重設最低佣金制,適逢今年是立法會選舉年,金融服務界佔有一議席,萬望我們的業界代表真有決心去為業界發聲打拚,還我們本土證券行業一個正常健康的營運生態!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

副 會 長 梁 崇 讓

2020716

http://www.hksfe.org